謝謝,歷史工作者林傳凱,今天受邀請來這邊,我不是法學背景,而是社會學背景,我想從這幾年的工作中談一談李媽兜這個當事人跟他當時所從事的地下活動性質來跟大家介紹。
李媽兜其實在1990年台南大內出生,家境並不富有,是個農家,因此也延後入學,在國民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十八歲了,畢業之後只有小學學歷,他進入到善化跟新化這邊的小學及糖廠教書。教書跟工作的過程中,因為跟日籍的校長與主管不合,曾經動手毆打這一些日籍主管或校長。後來輾轉離開了故鄉到台南市,在台南市從事中藥相關的工作,但因為又從事文化協會,所以曾經被日本人逮捕,入獄七個月。出獄之後他走投無路,工作不順,日警常刁難,妻子又和他離婚,所以最後在1934年決定到廈門去。
在廈門也開了中藥行一段時間,隨著戰況演進,日軍逐漸往福建地區進攻,當時他常常被懷疑是日本間諜,所以工作也丟了,流浪一段時間。一直到1940年初,大概是1942年至1943年左右,他到福建的龍巖偏山區的地方,當時在龍巖地區有臺灣出生、台北蘆洲出生的李友邦在那邊組織臺灣義勇隊,造成一些臺灣籍、福建籍及浙江籍的年輕人從事抗日活動,李媽兜也進去裡面當教官。
這大概是他成年之後人生可能最平靜的兩年,1945年戰爭結束他回到臺灣來,回到臺灣之後李媽兜的狀況不是很順利,當時臺灣社會中不論是失業率越來越高、通貨膨脹,李媽兜1946年回臺的一段時間也找不到工作。
在那樣的情況下,在臺灣義勇隊的成員跟中國共產黨已經有接觸,而這一些人在1946年又陸續派到臺灣來,中共共產黨在1945年那一年決定臺灣既然從日本殖地脫離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