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好,就是說您說的這個優、缺點當然是說我們這邊都有看到啦。那乙說這一個……我就主要分、簡單只要分幾個面向來講好了,就是說乙說大家關心的對於參審制度最擔心說,法官的意見是不是會對人民造成權威效應?或者是說對於參與審判的人民就是造成一個專業牽引的作用。那其實這個部分的話,它的每年都有在對於裁判員進行參與經驗的實證研究結果。那當然多數參與的人民還是表示是說,在這樣的一個評議程序當中,法官還是有盡力維持一個融洽而且適合表達意見的環境,然後他們也不覺得是說,在表達意見或討論上有受到壓迫或是有困難的情形。那當然這個背後是有它們的法律的配套的規範的,這個是一點。
那另外有一點是在最近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另外一個大家關心的議題,有關於參與意願的問題。那的確我們可以看到說,在日本法實行這幾年以來,有出現說,辭退率,就是跟法院申請我不想做裁判員的比率有逐年上升的狀況。那另外就是報到率,就是說接到法院的通知來參加選任程序的比例有逐年降低的情況。所以確實最近他們有開始在討論說,到底這是不是因為說,審理的負擔過重所以影響人民的參與意願。那這樣這個背後生成的原因就是說,當太多人不願意參與而導致只有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說特定有閒暇的人,或特定比較關心司法審判的族群來參與的話,這會不會導致另外一種偏頗的結果?這是他們最近有提出來一個值得憂慮的問題。所以這裡必須連結到說,我們規劃制度的時候,必須要考量到如何合理的去設定並且減輕這些參與審判人民負擔的問題,對。